精细化管理要“道”、“器”并重——浅谈项目精细化管理与文化建设的双促进对于“精细化管理”我们应该不陌生,几年前我们一局已经提出并部分付诸实施。今年以来,根据股份公司的安排和要求,集团公司上下全力推进和实施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收效。但据有关统计和调查显示,精细化管理在各单位的推进和实施速度还很不均衡,相差较大;各单位员工对于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理解、执行和目标追求也不尽相同;同一单位也在物资、劳务、成本、合同、技术、资金管理等具体工作与项目文化建设的“抽象工作”之间有很大差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要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往根子上分析,主要是大家的习惯、观念和文化不同所致;是在文化软实力方面下得功夫不同所致。 哲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精神层面的,比较宏观,应该包括思维方式、观念、价值观和文化,比较抽象;器是具体的,比较微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应该包括劳动工具、工作流程和方法,是基础工作。 就“道”而言,具体到我们各单位,首先就是要树立“本质精细化”的观念;要对精细化有正确的态度、养成精细化的良好习惯;要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氛围、引导和调整所有人的状态、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城建公司之所以能快速实现与精细化管理工作“无缝对接”,之所以能在近年来房建市场诸多不利的情况下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市场份额,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得益于公司一直坚持“精、准、细、严”的指导思想,始终力求达到“本质的精细化”,甚至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精细化文化”。城建公司上下“人际关系简单、经济关系明晰”,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是“业务精不精”、“量化准不准”、“过程细不细”、“执行严不严”等,让粗放管理行为、跑冒滴漏现象等无藏身之地。并且,城建公司始终把诚信文化、责任文化、安全文化及廉洁文化等文化建设作为公司的战略。比如城建公司认为,做市场、搞合作是在营销产品,也是在营销管理,更是在营销人品;要以诚待人,强化契约意识,坚守合同,坚守信誉。长期以来,城建公司在上游受到了包括绿地集团在内的几个大客户业主的青睐,也在下游的劳务队伍、供应商中确定了核心层和紧密层合作方。“一局城建公司上下都诚实可靠,做人做事认真,我们愿意与这样的企业合作”——诸多业主、供应商及合作方都表达了这个意思。再比如,在加强责任文化建设方面,城建公司一是培育、强调以忠于企业为主的忠诚文化;二是落实以本岗职责、安全职责、成本职责为主的“一岗三责”标准和要求。还有,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城建公司坚持“安全工作十到位”,树立“零事故不算真安全,零隐患才是真安全”的理念;为了加强前后台同频共振合作、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城建公司推行物资采购“三级询价”,即项目物机部、项目经理和公司物机部分别进行独立询价,这已经在公司养成了很好地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简而言之,精细化管理的“道”是加强深层文化建设,是树立“精细是态度、精细是习惯“的正确观念,是经营人、激发人的工作,让人想干事、能共事、不出事,是千千万万具体工作的文化和精神源泉。 就“器”而言,对我们来说就是林林总总的具体工作,诠释的是会干事、求实效的问题。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股份公司管理办法和集团公司实施细则的规定动作不必赘述,这里主要提一下如何把规定动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再提一下如何做好把握精细化精髓、追求更好实效的自选动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细化的大量工作其实是我们长久以来强调的基础管理和具体工作,绝不会另起炉灶。今年以来,大家主要是学习和利用了先进的工具、强大的管理系统和软件、信息化的手段、严格的程序等加强我们的具体工作的精准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那么规定动作方面我举两个例子,比如我们在算量过程中,不管应用那种软件,只是解决了工具问题,关键是各种参数的采用和输入要准确,否则只能是利用了先进的工具干了误差很大的事(甚出现错误)。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看图、识图的水平,搞清楚每一个梁、板、柱、节点和细部做法,要不断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功。再比如,尽管我们已经在网上采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对于网上发布询价信息的工作丝毫马虎不得,尤其是涉及到物资设备的专业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参照标准、检验批次和方法、索要发票种类等等都要准确无误地描述清楚,否则因为叫法不专业、规格及标准不清楚、质量要求含糊等都会造成耽误采购和供应时间,甚至会造成不小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自选动作方面,我也举两个例子。例如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为了加强过程控制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城建公司银川地区的项目已经在分项工程中推行使用“二维码”技术;再比如为了进一步推广绿色、低碳施工和安全文明施工,城建公司已经修订推出了《城建公司标准化工地建设指南》。当然,我们在精细化管理工作方面还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扎实推进和落实,需要我们创新性地推进和落实。 精细化管理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是运动式,更不会是一阵风。总的来说,如果把我们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宏观的“道”就好像树根,需要不断地扎深、不断地提供能量和营养;而微观的“器”就好像枝叶,也要不断地伸展、不断地吸收阳光雨露。只有这样,精细化管理这棵大树才能常青、茂盛。 一家之言,恳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邓乘进
打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