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来资源 “供”出效益——公司物供中心河南分中心工作综述
花钱买不到东西?你还别不信,这样的情况在2016年的中国建材市场相当普遍。
2016年,国家迎来新一轮基建投资热潮,各地重大项目纷纷启动,材料生产订单短时间内大量集中,供需矛盾异常突出。然而,随着国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及“去产能”政策的影响,许多基建项目因材料供应不上而停工。
让人惊奇的是,成立不久的公司物供中心河南分中心,不仅为所参建的三条铁路大线及时供足物资材料,保障了施工生产有序推进,而且价格较市场价总体降幅达到5%左右。
面对钢材、水泥等供不应求的局面,国内个别厂家为谋取暴利生产低劣产品,并流通到市场。一些单位因使用不合格建材发生了事故。随后,国家铁路局等单位发起了为期三年的“三不问题质量行为”(其中之一为“不合格建筑材料”)专项排查与整治行动。
而在目前排查过程中,河南分中心组织供应的物资尚未发现一例不合格现象。
“对区域内材料进行集中采购、精心组织供应、用活各类资源,是我们的秘密武器。”6月23日河南分中心经理曾平生告诉记者。
定位:做施工现场“及时雨”,当资源厂“销售王”
河南分中心,公司七大区域物供分中心之一。
据了解,作为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第一批物资供给主力军,公司倾力打造物流品牌,先后为全国60余条铁路建设项目、3万余公里铁路和百余项重点工程提供了价值上千亿元的物资和部分设备。经过多年发展,其物流服务从物资站、物资基地向区域物资采购供应分中心迈进。目前采供网络已覆盖全国。
成立于2016年的河南分中心,现有在岗员工12人,以商合杭、郑阜、沪通铁路三条铁路大线为辐射地带,承担着中铁一局的物资集中采购和物供中心的经营销售工作。
“我们为分中心的定位是: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确保中铁一局整体利益,保证现场物资供应,做好施工单位的‘及时雨’;在区域内,要当好厂家与项目的联系纽带,当好资源厂‘销售王’。”公司总经理陈强表示。
“我们也为分中心做好服务,做好资源调配和资金的支持。”公司物供中心主任袁晓说。
“拿钱买不到东西,没本事;买不到性价比最优的东西,没本事;买到东西不能及时配送,还是没本事。我们的第一要务是保障现场施工物资需求。”曾平生这样理解分中心的职责。
确保供应,四字虽简,可执行不易。
“关于物资供应,我们曾经比算,目前三个项目一年的量,基本相当于修完一条铁路大线的需求量。”分中心副经理孙卫说。
回想起一年前,那些难忘的经历宛如电影画面,一幕幕浮现在曾平生和他的团队眼前。最令他们无法忘怀的,是其中两道特殊的“坎儿”。
“第一道坎”,发生在2016年6至8月份。时值商合杭铁路大干,而商丘市政府正展开大气污染治理。市辖所有建设项目关停,交通道路全部安装限高杆,禁止大货车及粉罐车通行,致使市郊范围内所在项目施工材料供应不畅。
分中心果断启动材料供应应急预案。一方面,派业务人员抵达环保治理联合执法道路现场,与执法人员反复沟通,最终采取每天凌晨1点至4点,由分中心业务人员带领物资车辆通行的方案;另一方面,经过沟通、协调、争取,办理了160辆物资车辆的通行证,并及时延期,从而保证了各项材料的正常供应。日均进场钢材450吨,水泥1500吨,粉煤灰500吨,矿粉200吨。
同时,受环保整治等影响,河南地区水泥企业错峰停窑。分中心超前谋划,从330公里以外的卫辉天瑞水泥厂调拨水泥熟料3万余吨至商丘粉磨站为商合杭项目单独生产水泥,同时为商合杭铁路联系了淮北一家水泥厂家,有效制约了供应不平衡;郑阜铁路也从280公里外的萧县水泥厂,调配货源保供。期间,调配各项目的水泥均未涨价,仍按合同约定正常供应。
影响最深的,要数“第二道坎”,国家出台9·21运输限超载新政,对全国范围内公路运输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力,导致各类材料运费上涨,运距越远,上涨越明显,这直接导致钢材、水泥的运输出现严重困难。
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
分中心12名人马全体出动,“5+2”“白+黑”,像陀螺一样全速转动起来。
首先,曾平生带队考察运输情况,与商合杭、郑阜项目的供应商多次洽谈、协调,保证有充足的货源到施工现场;其次,积极做厂家的思想工作,改用铁路运输,将材料运到工地。郑阜物资站调查了周边的项城、沈丘、纸店、宋阁镇等铁路货场。
9月28日,十几节满载钢材的火车在沈丘靠站。大到大型货车,小到农用拖拉机驶入车站卸货区,大批的钢材被运到中铁一局郑阜铁路工地,钢筋加工车间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而铁路运输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当地公路运输漫天涨价的气焰,为日后运费谈判争取了主动权。
值得一提的是,供应期间,面对回款不及时等情况,分中心在公司总经理陈强的指导和支持下,立足大局,提前谋划,通过超前预算筹备资金、增加厂家和代理商、协调钢厂增加授信额度等多项手段,保证了工地需求。
回顾2016年,河南分中心开累完成物资供应额4.02亿元,其中供应钢材8.2万吨,水泥42万吨。物资的按期供应,有效地保障了施工生产快速推进。
作用比较明显的是郑阜铁路,该项目去年7月底进场,前期临建产值较小,到11月份开展大干,不到两个月项目完成了3亿元。
可圈可点的,要数商合杭铁路项目。“多亏了分中心的全力保供,2016年我们完成产值12亿多元,超出业主年度投资2个亿,也奠定了中铁一局在郑西铁路公司获得了下半年铁路信用评价第一。”6月22日,中铁一局商合杭铁路项目常务副指挥长刘冠营点评。
成果:现场阳光采购,项目降本增效
有人说,从物资站到物供分中心的转变,是一场“单兵作战”到“集团化作战”的飞跃。
五指攥拳更有力量。
区域中心,就是与资源厂家、施工单位共同联合,共担风险,共拥市场,共享经济。其实质是集约化管理创造的规模效益。
以中铁一局集团公司层面开展集中采购,凸显了集团的整体合力。供应商面对的不再是单个项目,而是整个中铁一局的建材市场,供应商对采购方的市场价值更加重视。
毋庸置疑,集中采购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中铁一局的整体优势,降低工程制造成本,最大限度地取得资源厂家的价格、质量和供货期的优势。
中铁一局物资设备管理部副部长王朝友讲述:2016年2月,商合杭铁路自购物资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的主要物资中标单价,与四方确认的调查报告市场价格相比,物资成本降低率达到15%左右。
河南分中心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控成本、降风险呢?
结合商合杭及郑阜对钢材需求量极大、工区较多且分散的情况,分中心从开工进场,主动与工程部核准钢筋定额,充分了解各种结构物钢筋消耗规律,同时对钢材的供应实行动态库存管理,坚持每个月两次去工地现场盘点,准确掌握仓储情况,随时更新信息,确保现场库存处于受控状态,基本实现了需求计划“零误报”。
一段时间以来,钢材市场行情一直起落不定。分管钢材的业务员注重研判市场,每天分析市场价格行情变化,注重分析区域价格差,在保供的前提下合理预测,确立最优的进货时间和进货商,做到了信息预判“零误差”。
2017年春节前,研判到节后钢筋价格肯定要大幅上涨,分中心向商合杭指挥部建议,请各分部及时储存一定量的钢筋,得到了积极回应,分中心为各个分部储备了上千吨钢材。不久,3月份结算单价相比2月份,每吨上涨了445元。
定制生产,花小钱节省大钱。分中心对高铁900吨箱梁预制场需求较大的直径18毫米的螺纹钢进行了部分定尺生产,由原12米定尺为9.688米,大幅减少了浪费,每吨节省700元;而定尺钢筋进货成本仅每吨增加50元。算下来,每吨定尺钢筋就节约了650元。从今年3月份至今,供应了定尺钢筋3000余吨,为梁场节约成本195万元。
创新思路,“舍近求远”降成本。今年3月,各资源钢厂对直径12毫米的盘螺生产有限,且处于疯抢状态。考虑到商合杭及郑阜项目的四个梁场对该型号钢筋需用量均较大,分中心在汇报后方总部后,及时与距离较远的山东省日照钢厂联络,及时锁价定轧了2000吨盘螺,此批定轧钢筋,每吨节省成本约70元,共节省14万元。既保证了梁场的供应,又节约了综合成本,并成功增加了优势资源厂家。
积极斡旋,耐心劝导抑物价。今年4月,沪通铁路项目矿粉供应商,因华东地区矿粉的资源短缺、供应紧张,要求涨价幅度高达10%。在项目剩余需求量3000余吨的情况下,分中心积极应对,一边对周边地区5家矿粉的生产商及代理商进行市场考察,一边耐心劝导,最终使得供应商保持原价,仅提出了原则要求(付款要及时),有效控制了矿粉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
节省运费,也是一笔不少的效益。去年9.21新政期间,一家山东钢厂收取的运费为180元每吨。不久,分中心专门协调该钢厂,将运费调整为128元每吨(商合杭项目)及160元每吨(郑阜项目)。调整运费后,合计节省运输成本137万元。
此外,项目物资集中采购招标依法合规,全程服务精细高效。根据《中铁一局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由中铁一局物设部、物供中心、财务部、法律部等相关人员组成评审小组,对招标限价进行评审,确保实现采购目标。
分中心制定了物流服务策划,在中铁一局物设部的统一组织下,积极配合工程指挥部,做好物资集中采购招标服务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铁一局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全过程分别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提高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过程中精心组织物资供应,现场服务工作得到了指挥部及各分部的认可。
溯源:前方资金专供 后方资源保证
古语云:长袖善舞,多财善贾。
物资集中采购,归根结底拼的是资金。
据曾平生讲述:在河南分中心所完成的全部物资供应额中,经营销售额占比约四分之三,而这些销售额(一级代理),便是由分中心向后方(物贸公司)申请借款,然后支付给厂家,再向工地发货。
因此,现场资金的按期回流显得至关重要。
2016年底,分中心在赊欠大笔费用的情况下,全力确保商合杭项目物资供应。商合杭铁路超额完成业主年度投资计划2亿元。为此,指挥部帮忙争取资金。一方面积极找业主郑西公司争取,获得了提前拨付的2017年预付款;另一方面,对各分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资金支付监管,要求优先支付材料款,然后才付工程款,解决分中心的燃眉之急。
沪通铁路项目方面,中铁一局指挥长闵拥军在面临开展大干60天活动结算金额较大、资金极度紧张的困境下,仍然坚持大局观念,咬紧牙关在2017年春节前将局采物资材料款,按照合同(除质保金)进行了一次性集中支付。
郑阜项目方面,尽管受业主资金监管严格等影响,郑阜项目部仍然努力支付材料款。
但影响回款的因素依然存在且严重。
其一,商合杭铁路开工以来,工程进度相对较快,而最近业主调整放缓了投资计划,导致业主计价款拨付滞后。
其二,自去年5月“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后,材料款由指挥部集中支付改为施工分部分散支付,物资回款难度急剧增大。
上述情况导致的结果,便是材料款支付滞后、回款缓慢。“2017年1-5月河南分中心供应4.51亿元,平均每月欠款超2亿元。而高峰期,垫付资金达3亿元之多,回款压力非常大。”袁晓讲道。
“因为没钱,特别是今年,每每想到回款未及时到位,我心里是忐忑不安。”曾平生苦笑着说。
与此同时,物资集中采购,还需要精心维护与“上游客户”资源厂家的关系。
自2012年踏入河南,从郑徐物资站起步,分中心深深扎根河南及华东区域阵地,坚持“大格局、高标准、大市场”理念,积极经营拓展各方资源。目前,已拥有钢材、水泥、粉煤灰、矿粉等10多类50余家资源客户,覆盖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上海等5省1市。分中心配合开展物资招标时,沪通铁路涉及19个品种,郑阜铁路涉及8个品种,商合杭涉及6个品种。
物供中心积极维护局内外关系。后方公司有力做好后盾,由物贸公司领导挂帅,开展资源厂家、项目走访及战略伙伴签约等计划,有序维护客户关系和市场;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在中铁一局率先开发物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今年6月开始应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物资集中采购。分中心也主动作为,开展前期调查,定期拜访合作各方,为后续物资集采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伴随区域的深耕拓展,分中心与厂家之间的合作之路更宽广、关系更亲密、经济更惠利。
可喜的变化,体现在客户对分中心的授信额度上。比如,原先信钢给分中心的额度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一倍,由于2016年底部分项目销售回款情况较差造成物供中心资金出现紧张情况,该钢厂本着战略合作的意愿,去年底达到了最高峰额度。石横特钢政策愈加优惠,今年3月起给予贴息全免。
说起下一步构想,曾平生表示:
“我们将立足现有大铁项目,优化区域资源,切实占据市场,力争引领集中统一供应。并依托局内平台,向局外及地方辐射,向路外及其他市场蔓延。”
“一言以蔽之,盘活资金,用活资源,做强做大区域物流板块,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
河南分中心人员现场盘点材料(一)。牛荣健 摄
现场盘点材料(二)。牛荣健 摄
现场盘点材料(三)。牛荣健 摄
现场盘点材料(四)。牛荣健 摄
分中心人员在现场了解情况。牛荣健 摄
分中心人员前往厂家蹲点。(分中心供图)
中心人员夜间协调运输车辆通行。(分中心供图)
去年9·21运输限超载新政后,采用火车运输,再转至工地。(分中心供图)